自从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以来,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和反映社会风土人情的载体,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个多世纪。
(资料图片)
上海的黄金十年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左右,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东亚唯一的外资金融自由港,首屈一指的大都会,那时的上海,别提有多风光,姑娘们收拾的很时髦,玲珑有致的身材裹着高开叉的旗袍,坐在梨木凳上,拉着吱吱呀呀的胡琴,一个个的都是“摩登女郎”。
当时的上海滩,不仅洋人多,民营经济也十分发达,各种影视公司相继成立,电影行业迎来了 1927 至 1937 年的“黄金的十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影片,电影导演张石川、袁牧之,电影皇后胡蝶、阮玲玉、周旋、黄柳霜等,一时间名声大噪,风头无两。
至今,上海人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之时,也会时时提及这几名电影明星,她们美丽的身影与那股成熟的风韵,已经作为旧上海的标志,令人每每回忆之时,都能够再次感受到老上海“十里洋场”的繁荣与风情。
胡蝶,人称民国第一美女,她眉如柳叶,樱桃小嘴,笑起来含情脉脉,她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国内外。她是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电影皇后,是许多人的梦中情人。
老上海电影明星周旋,不仅演得好,唱功更是一流,她主演的电影《马路天使》一上映,便万人空巷前去捧场,由她亲自演唱的电影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更是在上海滩声名大噪,传唱到如今。
黄柳霜是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曾在彼得潘等多部电影里出演,黄柳霜是好莱坞第一个华人女明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老上海的电影便是中国电影初期的一个代表,那时候的海报大多都是黑白,但即便如此,清丽的脸庞和性感撩人的风韵,就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二十世纪中期---内陆的样板戏时代
随着1937年上海沦陷,许多人逃离上海,上海便成为一座孤岛,电影业也随之衰落。经过连年战争之后,1956--196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后,电影业有过短暂的发展。
好景不长,中国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爆发文化大革命,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因为年代的特殊性,样板戏占领了文化生活中的主流,如今的很多人误以为样板戏都很无聊,其实恰恰相反,样板戏都很好看,在当时非常受追捧。
在众多样板戏中,《红色娘子军》的口碑最好,她有芭蕾舞台剧、京剧和电影三个版本,芭蕾剧每逢表演便座无虚席,京剧里边的唱腔广为流传,电影版本的演员一个个都演技高超,至今仍就让人赞不绝口。
《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出名的电影,由谢晋执导。这部电影创造了总观影人数6亿人次,就连现在多国合拍的商业大片都很难突破这个纪录。
二十世纪中期---台湾电影的繁华时期
与六十年代中国大陆人们的文艺生活被“样板戏”占据的情况相比,台湾的电影市场则掀起了一股武侠浪潮。
1955年是台湾电影事业的转折,从此摆脱日本电影的桎梏,拍摄大量台语片,整个60年代,是台湾电影的繁荣时期。
当时上座率最高的《龙门客栈》是台湾女演员徐枫的银幕处女作,《龙门客栈》至今仍是热门翻拍的武侠电影之一。
台湾女演员徐枫还参演了胡金铨自编自导的电影《侠女》,这部电影荣获了第35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为了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台湾在1962年设立电影金马奖,从此,每年一届。
二十世纪中期---香港电影朝气蓬勃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业朝气蓬勃,主要是因为上海沦陷之后,江浙沪一带的社会各界泰斗都迁往了当时的避风港——香港,为其带来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朝气,其中的典型便是金庸和他的梦中女神夏梦。
香港演员夏梦在其主演电影《禁婚记》崭露头角,夏梦是金庸的梦中情人,因此很多金庸小说中的完美女主角都是夏梦的化身。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六十年代风靡香港的黄梅戏电影,正是邵氏掌舵人邵逸夫把它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
二十世纪末的黄金年代---中国大陆
至今为止,中国电影市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中间的这段时期,经济上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政治上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的电影种类繁多,电影质量较高,成为影迷心目中的黄金时代。
在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崛起,事实证明,他们是迄今为止中国导演最辉煌的一代。
“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的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霍建起的电影一贯带有唯美含蓄的文艺质感,是电影圈内公认的文艺片导演,霍建起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到北京的怀柔农村插队生活了一年,所拍摄的作品《那人、那山、那狗》有一种沉稳、宁静的乡土情怀,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一股清流。
八九十年代之所以为中国大陆最辉煌的年代,在于除了第五代导演的兴起之外,还因为在当时,掀起的一阵科幻题材的电影热潮,那个时候的科幻电影尺度很大,血腥、暴力因素屡见不鲜。
《疯狂的兔子》属于儿童科幻片。该片讲述了一个以人间的友情抗衡外界的力量的故事。由于叙事方法特殊,但因为部分镜头夸张、血腥、诡异,被部分80后、90后人称为“童年噩梦”。(虽然是儿童科幻片,但是很多人说它大陆史上最恐怖最血腥电影,没有之一!请不要去轻易挑战。)
《男人的世界》是一部科幻电影,它的内容非常有趣:全世界的女人都做了手术,结果生的全部是男孩,结果这一代人长大后,因为没有女人,男人们都去山上当和尚了。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血腥镜头,但是脑洞很大,因为没有女人,所以集体陷入“搞基”时代。
二十世纪末的黄金年代---中国台湾
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金融泡沫造成了社会的一些不安定,言论越来越自由,以导演为主导的台湾电影,不再把视角瞄准纯粹的爱情片。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一部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的电影作品,年仅十四岁的男孩连捅七刀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女孩,令人唏嘘不已。
侯孝贤拍摄的电影《悲情城市》以二·二八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林氏家族兄弟四人的遭遇和生活,而梁朝伟在这部电影里帅的一塌糊涂,因此收获了台湾大批影迷。
二十世纪末的黄金年代---中国香港
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异军突起,被称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因战乱或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另一方是因为外国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这都让香港电影在八九十年代迈向成熟。
香港文艺片导演中目前成就最高的是王家卫,他是一个擅长“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他发明了一种电影,叫做“王家卫“式电影,是无数文青的最爱。
1990年,周星驰开始他的票房神话,90年代至今基本是周星驰的天下。
周星驰是华语影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所谓无厘头,就是通过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表演方式。
鬼片是香港又一大招牌类型电影,爱情鬼片中最出名的就是徐克的《倩女幽魂》,看过这部片子的人即便忘了情节,也不会忘记王祖贤扮演的那只女鬼。
香港电影种类极多,但是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香港的僵尸片,代表了香港真正脑洞大开的电影类型,尤其是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系列,强悍的想象力让人惊掉了下巴。
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股票市场就是金融的核心,而香港炒股是没有限的,很容易出现一夜暴富的情况,一夜暴富自然爽,但是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的更多,而这些人中很多人选择了自杀。
在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很多反映香港股市的电影,《股疯》是那个时代“炒股热”的真实写照。
香港经济的高度繁荣也给社会埋下了隐患,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香港电影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的触角也伸向了各种禁忌题材,出现了香港cult片,香港cult片是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通常都是充斥的荒谬恐怖嗜血的电影,下边这几部都是香港cult片中的经典。
《灭门惨案之借种》由黎继明执导的一部惊悚剧,是1994年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惨剧电影。
电影《赤裸羔羊》由王晶编剧和监制,霍耀良执导,是国际上著名的经典Cult电影。
《羔羊医生》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某出租车司机利用夜间跑车时,先后谋害了四名夜归女性的故事,电影弱化了情节而突出了其暴力、色情的意味,这也是香港Cult电影的主要特征。
二十一世纪
两千年以后的社会,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文化上,都到了一个十分开放的阶段,电影的制作成本、视觉效果远远的超越了之前的影片,优秀的电影不断涌入市场,令人目不暇接。
武侠作为电影最重要的题材,在二十一世纪依旧风头不减。
历史类型的电影,则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毕竟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电影观众中的主流,校园电影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大。
小成本电影备受关注,成本投入少也意味着电影会相对而言更加轻松、幽默。
但是仍旧有不少大导演把目光对准了海外,由此开起了合拍片的时代,然而,合拍片想要获得成功很难,失败却很容易。
成功的例子比如由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两岸三地的演员合拍的《一代宗师》和中法合拍的电影《狼图腾》。它们虽然是合拍片,但是立足于本土文化,不仅获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可,更是在国际享有超高的知名度。
失败的案例便是吴宇森执导,中日韩三国联袂出演的电影《太平轮》,以及张艺谋导演、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长城》,《长城》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合拍片,却是至今为止花费成本最高的中美合拍片(1.5亿美金),事实证明,想要讨好两个国家甚至多个国家的观众,是一件很捉襟见肘的事。
回顾电影诞生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那些经典电影人物和形象,是无论过了多久都难以忘怀的,《新龙门客栈》老板娘金镶玉的风骚多情,《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奋不顾身,以及《喜剧之王》周星驰说出的那句“我养你”和《红高粱》里坚韧坚强的九儿姑娘,都始终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每个时代都有经典的电影,也有值得怀念的镜头,即便八九十年代的辉煌已经远去,但是记忆却永远存留在那一代人的心中,二十一世纪才过去二十几年,关于电影,它未来的道路还有很长。
关键词:
品牌